-->
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
Home
職場新人這樣溝通就會贏
為何說比怎麼說更重要
職場新人這樣溝通就會贏
那一天,我的學生約我吃飯,她挑了一間很棒的餐廳,木頭裝潢、一盞盞黃燈、椅子上還有靠墊,菜單用手揉紙製作、手寫的字,服務生會依照客人需求輕聲推薦適合的餐點,我相信今晚一定是個很棒的夜晚。只不過對面的學生卻愁眉苦臉,沒有一絲笑容。
我:「怎麼了?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?」
莎莎:「老師,沒什麼啦,只是跟男朋友有點摩擦,還好啦!」
我:「反正餐點也要一會兒才上桌,搞不好我可以幫上忙。」
莎莎:「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,只是最近跟男朋友鬧的不愉快。」
我:「哦?為什麼?」
莎莎:「因為最近我們要結婚了,正在討論要去那邊度蜜月,因為難得有長假,所以我想去歐洲玩,但是男朋友說才剛買房子,錢要省下來繳房貸,但是婚紗、戒指那些我都省了,蜜月我真的不想再犧牲,我們都是上班族,下一次去歐洲的機會要等多久?」
你是不是也跟莎莎有相同的困擾?不一定是蜜月,可能只是討論假日要去那裡玩,或是要買哪一樣家具而意見不合,鬧的不愉快。溝通這件事其實不難,只要清楚你是想要「溝通」還是「說服」,溝通是我接受你的意見,但我也保有自己的想法,說服是只能聽我的,先問自己不論結果如何,只要經過充份討論,你可以接受嗎?如果可以,我們再來討論怎麼溝通更好。
我們常以為溝通不就是「把話說好」,但在把話說出口先問問自己為何而說,找到原因之後別急著說,「觀察」是第一步,人的情緒會因為「過去」、「現在」、「未來」而有所不同,確認現在是適合的時間,免得不只白費工,還打壞關係。
「過去」:當對方表情不好時,不一定是你的錯,可能是在遇見你之前發生了什麼事,先「暫停」,等待下一個好時機再說。
「現在」:當對方臉沉下來時,不一定是你說了錯誤的話,還有可能是做了不恰當的動作,不要暫停對話,邊聊邊快回想上一秒你做了什麼、說了什麼,然後試著補救。
「未來」:當對方心神不寧時,有可能是他正在煩惱接下來要做的事,你可以選擇「暫停」或是「探詢」,問對方有什麼你可以幫忙的,如果幫不上忙,至少你能給他時間和空間。
第二步是「傾聽」,確認現在是適合的時間,先聽聽對方的想法,不只是聽,而且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,為什麼他會這麼想,背後有那些考量呢?每一個想法都是綜合評估而得來的,很少因為一個單一因素而下決定,找到真正的原因,幫助你們找到最好的解法。
第三步是「同心」,還記得溝通的前提嗎?「只要經過充份討論,你要接受跟你不一樣的結果」。這裡的結果不只是
想法
,而是
決定
,因為同意想法,容易陷入
當初誰提的就誰負責的迷思
, 一起做下決定,代表我跟你一起做,未來在執行的過程中才不容易有怨言,所以溝通的結果你滿意嗎?你能下定決心放棄自己的想法追隨對方的想法,一起執行嗎?
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又該怎麼辦呢?總要有一個人先退讓,是你還是對方?
Share this article
Facebook
Twitter
Google+
Linked In
Pin It
Related Posts
職場新人這樣溝通就會贏
Facebook Comments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沒有留言
張貼留言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