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>
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
Home
出走
[出走] 《志氣-為人才而戰》紀錄片預告暨33周年慶
出走
走一條不同的路,追一個清晰的夢,
不要因為任何因素侷限自己的腳步,
你能做的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更多。
在黑暗之中,只有有一個人願意點一盞溫暖的燈,
希望和夢想將會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。
創辦IOH公益平台的莊智超:每個人應該要積極地去冒險,創造自己的價值。
勇闖巴西的陳韻儒:如果每一個承擔的人都能分享彼此的資訊,網絡建立起來會很可怕。
演員林心如:要想一些新的,要不然為什麼他們韓國可以想到?
奧迪首席訓練師的馬祥原:拿著國家的國旗在那邊揮舞,你會發現那種感受,我們台灣人就是這麼強!
4個人追夢的旅程,因為信任所以勇往直前,
不只是因為他們信任自己,
我想家人的支持更重要,
拒絕外派,家人總是佔多數,
家有老母、小孩,小孩還說的過去,
但平常離家在外打拼的我們,一年到底回家多少次呢?
搞不好在國外的台幹都還比我們多,
且因為珍惜僅有的時間,相對陪伴的品質也更高。
在他國強盛時,我們仍在追求我們的小確幸,
韓國的人才計畫,完整的全球佈局,讓我再次感受政府的短視近利,
不求高品質只希望壓低成本,通膨讓薪資水準倒退,
薪水不符合希望,職位沒有發展空間,
台灣留不住適合的人才,留學的學生回不了台灣,
雖然世界很大,但在台灣的學生卻走不出去,
語言、觀念、生存能力都是問號?
我的朋友是這部片的副導,
16個夏天,原來拍的也是林心如的心願,
影視人才不斷出走,回台發展被評為沒有人氣,
片酬、case數量或許才是大家不願回台的原因。
但台灣還是有群傻子拼了命要讓台灣被看見,
就如同衝浪一樣,危險困難但值得做,
只要有一次成功了,千萬次失敗都值得。
當大家都在說,20~30歲是建立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履歷,
30歲後不適合投履歷,只能等待別人的挖角,
但當生命延長至80歲,退休年齡也被延後時,
是否該改變想法?
20~30歲盡情探索世界,旅行、打工度假以建立世界觀,
30歲~40歲在職場上開始衝刺累積經驗,
40歲~退休領導大家不斷創新,大步前進,
所以我決定要給自己一個目標、一份禮物,
744天後,我要停下工作,探索世界也探索自己,
只有去程機票沒有回程機票,沒有同伴只有自己,
我想知道我的極限在那裡?
訂購志氣特刊和DVD
會中筆記:
*如果防備心很重,那就讓他對我沒有防備,建立信任再建立威信。
*同方向的候鳥齊飛,互相借力可以飛的更遠。
*你們開拓的由我們接下去。
*不要浪漫改賣共鳴。
*要完整才有質感。
*有一點酸酸的、甜蜜的。
*每一個人才都在等待機會。
*以色列創業奇蹟。
*要生存就必須要奔跑。
*父母總在期待和妥協中拉扯。
*具備核心能力的創業。
*積極蛻變尋求創新。
*找出嶄新的創業模式。
*給他更多失敗的空間,越早失敗韌性越高。
Share this article
Facebook
Twitter
Google+
Linked In
Pin It
Related Posts
出走
Facebook Comments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沒有留言
張貼留言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
張貼留言